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通過AA2.1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我的E政府 [另開新視窗]
  • 手機掃描QR Code,可取得此頁連結。
城市印記圖城市印記圖-2

城市印記圖-3


一、設計構想


(一)重慶南路三段重建

  1.  打造人本道路:
       重慶南路上的高架橋及自強市場拆除後,將留設寬約3.55m或4m空間給行人及自行車使用,延續重慶南路的中央綠帶,於中央分隔島設置1.4m寬之綠帶,並將原兩側之公共設施移設於此,人行道亦於各路口處依規定設置無障礙坡道。
  1. 響應臺北市打造海綿城市的目標:
       自行車與行人共用道上的鋪面皆採用透水鋪面,使雨水經鋪面直接滲入路基土壤,增加雨水入滲補注地下水層。考量平整舒適易維管要件,採用透水混凝土為基底及飾材使用透水磚。


重慶南路街道示意圖

 重慶南路街道示意圖


重慶南路街道標準斷面圖

 重慶南路街道標準斷面圖



(二) 新橋橋梁造型構想


新橋橋梁造型構想圖


 以永和八景-網溪泛月為時空背景,以優雅的弦月形狀做為設計概念,將弦月帶給人的寧靜感來撫平城市的喧囂。


(三)新舊橋意象說明

       整體景觀以“琴瑟和鳴”作為設計概念主題,透過結合中正橋新橋及川端橋的風華再現、相互呼應,一起彈奏著專屬於雙北城市的生活協奏曲。
  1. 川端橋風華再現(舊橋) - 錦瑟華年
       以重現川端橋日治時期立面風貌為目標,並在橋面上導入植栽綠美化、歷史解說與休憩活動,建構第一座台灣橋梁古董寶盒意象,拉近市民生活與城市文化資產間的距離。
  1. 中正橋興建工程(新橋) - 琴舞月光
       造型配合道路線型架構,以畫過天際的柔美弧線拱橋作為此區地景特色,透過自然的涼風吹拂而過鋼索,猶如一條條的琴弦演奏著樂章,重新定義昔日“網溪泛月”的美景。


(四) 全區橋型設計模擬   


全區橋型設計模擬圖

中正橋改建工程完工模型圖,共2張圖片

 (五) 景觀規劃說明


本計畫包含重慶南路三段整建與跨河段橋梁改建,配合雙北市人本交通政策進行景觀規劃,概述如下:

  1. 重慶南路重建行人與自行車友善平面道路,並沿續北段林蔭道路,改善生態環境及當地微氣候。
  2. 中正橋(川端橋)立面仿古設計,依文資委員建議橋面以簡單素雅為主,且不種植喬木。
  3. 新橋及中正橋(川端橋)上引進植栽、解說設施、休憩設施等,導入多樣化靜態遊憩活動及加深歷史懷舊體驗。
  4. 新橋加寬人行及自行車道,串聯臺北市與新北市的自行車道網絡系統。


景觀規劃說明圖


(六)新橋觀景休憩平台

  1. 歷史主題休憩平台
       在此平台可近距離欣賞川端橋,故以川端橋歷史為主題,川端橋位置擺放立體銅雕舊橋結構模型,讓使用者更加了解過往歷史。鋪面圖樣參考現況地圖,介紹周邊地理環境。
  1. 賞夕陽休憩平台
 在此平台可欣賞到夕陽美景與寬廣的河景,此區以雙人座椅為主要設施。


 配置索引圖

新橋觀景休憩平台圖


 二、重慶南路三段重建

 

 (一)和平西路至汀州路

  1. 配合大台北瓦斯整壓站原址地下化,中央分隔島全寬為1.4m,並於整壓站兩端設置植栽。
  2. 配合台北市公運處規劃需求,於汀州路北側新設南向公車停靠區。


重慶南路三段重建圖


(二)汀州路至廈門街104巷

  1. 本路段中央分隔島寬0.5m,兩側人行道全寬4.0m,人行道外側設植栽帶,植穴1x2m。
  2. 配合台北市公運處規劃需求,除原址公車停靠區保留外,另於詔安街南側新設南向公車停靠區。


汀州路至廈門街104巷規劃圖


(三)廈門街104巷至新橋橋頭


廈門街104巷至新橋橋頭規劃圖


三、新橋興建說明


(一)車道需求與配置

  1. 車道需求:
  • 依據交通量,僅晨峰時段新北市往臺北市需4車道,其餘時段現況車道數皆可滿足需求。
  • 臺北市端重慶南路三段受限兩側既有房舍,路權寬僅30m,且須設置至少3.5m以上人行道,剩餘寬度僅可布設雙向各3車道。新北市端永和路同樣受限兩側既有房舍無足夠拓寬空間,僅可維持現況雙向各3車道。
  • 考量交通量需求與兩市既有道路空間受限,新橋將維持現況車道數配置,晨峰採調撥車道方式辦理,並適度增加車道寬度。
  1.  車道配置:
  • 主橋與臺北市端原則採快慢車實體分隔,雙向各3快車道+1機慢車道;新北市端配合暫不改建,維持現況2快車道+1混合車道。
  • 快車道考量公車行駛需求,車道寬為3.25m;機車道考量交通量大,為供機車並行空間,車道為3.0m。

車道需求與配置圖



(二)交通動線

  1. 台北端交通動線:
  • 橋上將採汽、機車實體分隔方式布設,並在水快匝道交會處採立體交叉。
  • 考量淨高限制,最外側人行及自行車道與機車專用道行駛於下層處,淨高為2.5m。
  • 主線與水快匝道行駛於上層,並於0K+730處形成同一平面,以利後續銜接新北端匝道。   

台北端交通動線圖

  1. 新北端交通動線:
       新北市政府考量中正橋於新北市端之引道及新北環快匝道甫興建完成,避免公帑浪費,故維持既有平面交織動線,包括往新北市方向之堤外匝道、新北環快匝道,與往臺北市方向之光復街匝道,並保留原來各匝道之汽、機車混合模式。


新北端交通動線圖

  1. 水快匝道動線及機車、人行自行車道動線


水快匝道動線及機車、人行自行車道動線圖

  1. 橋上人行及自行車道動線
  • 新橋兩側為通勤用之人行及自行車道,寬度3m。
  • 中正橋(川端橋)橋上主要供人行徒步及自行車牽引用途,橋面全寬6m,淨寬5.2m。
  • 新橋上游側與中正橋(川端橋)間於雙北兩端皆有牽引道相接,並可銜接至東側高灘地河濱公園。
  • 新橋下游側,於台北市端以牽引道銜接至西側高灘地河濱公園,新北市端則維持現狀,詳見下頁說明。
  • 東、西側牽引道因位於河川公地區域,受水利法相關規定限制,且現況腹地有限,無法設置適當連結通道,將利用高灘地河濱公園進行連結。

橋上人行及自行車道動線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規劃設計科

聯絡電話: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