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維護新思維 路面品質再進化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 聯絡人:王志良
- 聯絡資訊:0978692902
臺北市政府為維繫本市道路服務品質,近10年間皆不間斷地積極進化、嘗試各種新材料新工法,從先前路平專案將以往道路銑鋪工程作法精進、辦理人手孔調降及路基改善等作法來提升鋪面強度,至今更開拓多元化維護方式,配合現地需求及路面破損狀況選用不同種類之材料舖築及維護,如改質瀝青混凝土、多孔隙瀝青混凝土、加熱型改質瀝青裂縫填縫膠等,將以更有效的或更快速的方式達成維護作業。
以往對於道路損壞後之維護修補作業,多以刨除後整段重新銑鋪方式辦理,此作業不但需要動員大量人員機具外,且配合本市交通考量多半於夜間施工,進而影響市民之生活品質。現針對路面損壞狀況倘為輕微破損,將採用相關修補材料處理,可減去重新挖刨帶來的不便與浪費,亦可以在短時間下達成維護的作用。例如路面產生裂縫,可採用「加熱型改質瀝青裂縫填縫膠」,其具有優越的黏結性、延展性、滲透性及耐候性佳等性質,讓初期的破損在材料的保護下延續道路壽命;如地面產生局部高地差或破損者,可採用「常溫硬化型乳劑系瀝青混凝土」等修補材料辦理,其施工較為便利無須大型機具操作,且與原路面亦有良好的黏結性、耐久性,加上施工便利性可在短時間內完工開放通車,針對局部性的破損有很好的修復作用。
再者近年來地球暖化造成氣候異常,夏季氣溫飆升時有超過攝氏37度情形,市區道路瀝青混凝土鋪面在高溫曝曬下表面溫度可能超過攝氏60度以上,達到一般瀝青呈現軟化臨界溫度,加上源源不絕之車流,使得部分鋪面逐漸無法承受而產生車轍及變形現象,這些現象常發生於公車專用道、公車停靠區、紅綠燈起步剎車區等。為提升本市道路服務品質,臺北市新工處從105年起開始廣泛使用「改質瀝青混凝土鋪面」辦理更新,雖施工細節要求較高,但具有較高的軟化臨界溫度、降低車轍變形、提高路面乘載力及延長使用年限等優點,因應臺北市夏季氣溫高、車流量大的特性,應可以減少路面出現車轍機率。
另臺北市新工處也不間斷地嘗試各種新材料鋪面應用於本市道路上,如高架道路或快速道路區段鋪設「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藉由調配材料配比及改質瀝青油料選用,使鋪面較傳統者增加排水性、提高雨天行車抗滑性、不易形成水膜與水沫飛濺之現象,亦具有降噪、抗車轍之能力。未來本市也將配合環保署、台灣營建研究院試辦「橡膠瀝青混凝土鋪面」,其經環保署試辦結果顯示具有耐用、降噪、抗滑等優點,且能為國內廢輪胎資源再利用,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若成效良好將逐步推廣於適切路段。
臺北市新工處本著學習的心,不斷地將問題與產學合作提升道路品質,將適用的新式技術或材料做多方嘗試,尋找最佳化的維護方式,期許本市行車用路人有著安全舒適的道路樂居於此,未來我們將持續努力向前,營造更好的台北!
裂縫修補:加熱型改質瀝青裂縫填縫膠
高低差修補:常溫硬化型乳劑系瀝青混凝土
改質瀝青混凝土鋪面
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