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通過AA2.1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我的E政府 [另開新視窗]
  • 手機掃描QR Code,可取得此頁連結。

臺北市道路維護全年無休 道管中心全力以赴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 聯絡人:王志良科長
  • 聯絡資訊:0978692902

臺北市每日居住及工作人口密集、經濟活絡,因此各項公共設施承受使用負荷相對其他縣市較高,加上民間對於民生管線需求量龐大,使得挖掘道路路面案件居高不下,大大提高維護道路服務品質的困難度。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表示,104年7月1日成立「臺北市道路管線暨資訊中心」,從挖掘道路源頭管理,對症下藥方式提出解決對策,集中管線機關(構)人員合署辦公,全年無休、即時協調處理挖掘道路埋設管線遭遇的問題,並將施工過程全程攝影,無線傳輸至道管中心監管進度及品質。同時提供民眾即時查詢施工動態,還可利用手機即時通報突發事件,道管中心執勤人員可以即時處理。

道管中心肩負協調統一挖補重責大任,並且推動共同纜線溝附掛纜線,有效減少道路挖掘案件。透過施工測量管線座標,提升圖資精度,再建置3D管線圖。共結合九大創新作法,消弭道路挖掘復舊路面不平及人孔蓋不平等缺失。

另新工處針對道路平整度驗收,係參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規範,採用「三米直規」跟「高低式平坦儀」檢測,單點高低差要求小於6公厘,一般道路的標準差必須小於2.6公厘,快速道路的標準差必須小於2.4公厘。

SD標準差檢測方式與IRI國際粗糙度指標檢測方式,差異甚大。IRI採用車載慣性式平坦儀,當檢測車起步、煞車、經過路口、人手孔或山區道路時,容易因為車載振動而影響檢測數據。
新工處表示,委託廠商檢測IRI值較高的路段,大多是山區道路,其檢測目的在於同一路段前、後IRI比較,瞭解路面改善成效,而非與其他路段相互比較。

臺北市市區道路服務品質不只要大路平整,小巷也須有相同水準。所以完成寬度超過8公尺道路路平專案後,柯文哲市長堅持「專業一條鞭」,自105年度開始,將寬度8公尺以下道路維護業務由區公所移撥新建工程處。

為了打造優質鄰里道路環境,新工處提出「鄰里道路通行環境躍昇計畫」,分短、中、長期,從「道路更新整合系統化」、「路面修復養護多元化」、「巡查管理檢測自動化」三管齊下,逐步改善寬度8公尺以下道路的通行環境。

臺北市中山北路3段路面更新後情形

臺北市中山北路3段路面更新後情形

臺北市衡陽路路面更新後情形

臺北市衡陽路路面更新後情形

臺北市朱崙街路面更新後情形

臺北市朱崙街路面更新後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