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通過AA2.1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我的E政府 [另開新視窗]
  • 手機掃描QR Code,可取得此頁連結。

北門護甲卸除 古蹟重展光芒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 聯絡人:張泰昌
  • 聯絡資訊:1999市民當家熱線轉8096

臺北市政府展現高效率,忠孝橋引橋拆除工進度一路大幅超前,引橋主體今(2/11)日即將完成拆除,且北門周邊的橋體亦已拆除完畢,副市長林欽榮今日上午8時率市府工務局、交通局、新工處等相關機關首長,於北門前宣布金鐘罩鐵布衫功成身退並下達卸除指令,睽違多年的古蹟全貌得以重現,再展歷史光芒。

林欽榮副市長表示,忠孝橋引橋建於1977年,興建目的為解決鐵路地下化前,忠孝西路穿越鐵路造成之交通瓶頸,巨大曲線橋體圍繞北門影響都市景觀,現今引橋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是功成身退的時刻了;北門建於1884年,即當時臺北城「承恩門」,係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交通孔道,我們藉由引橋的全面拆除,勾勒改造首都城市願景,展現都市紋理與歷史內涵,啟動臺北西區門戶計畫,重現北門的風華。林欽榮副市長同時表示,在引橋拆除完成前,將由市府交通局等相關單位儘速進行「忠孝西路施工路段開放通車的各路口管制與引導演練」,以降低忠孝橋引橋拆除後所產生的交通衝擊。

工務局彭振聲局長表示,忠孝橋引橋拆除是西區門戶改造計畫的第一步,原先規劃8天的全區同步拆橋階段可望提前完成,在施工前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也引起各界的關注,但在市府各局處互相協調、排除困難及施工團隊縝密規劃並動員大量人力機具,日夜施工終於即將完成拆除工作,施工期間各單位工作人員的不辭辛勞也總算有了收穫。

忠孝橋引橋拆除後,利用忠孝橋及忠孝西路進、出城雙向車道各減少1線車道,恐將對交通造成影響,建議改道行駛市民大道、臺北橋或中興橋等替代路線,或盡量搭乘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系統,合力度過忠孝西路交通改善期間。市府特別成立交通順暢小組,每日開會因應交通疏導情況,如需相關交通資訊,歡迎撥打1999洽詢,或查詢新工處網頁( http://nco.gov.taipei/np.asp?ctNode=86296&mp=106021 ),另相關施工及交通改道資訊請上網參考:

臺北好行: http://its.taipei.gov.tw/1.html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http://nco.gov.taipei/

臺北北門舊照

臺北北門舊照

臺北北門現況

臺北北門現況

林副市長主持北門卸甲記者會

林副市長主持北門卸甲記者會

北門卸甲前大合影

北門卸甲前大合影